2004年8月24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法律生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银”河阻断有情人
温州婚介男女近九成以经济收入为首选
潘秀慧

  传说中牛郎织女是在七夕这一天跨过“银河”相会,而如今,“银河”似乎有了新的含义。笔者前日从温州市婚姻服务业协会及市区多家婚介机构获悉,经济状况已成为不少现代男女择偶婚配的先决条件,一条金钱之“河”让不少择偶男女兴叹。
    “要求事业成功,市区住房在150平方米以上,其他可放宽”、“本人年薪50万,要求女方收入高”、“事业好,或私营业主,有婚史无牵挂也行”……翻开美满婚介所的登记册,在择偶要求一栏,笔者看到,近九成男女登记者把收入高、经济条件好列为第一项,其次为身高外貌、学历、单位、婚史等要求,要求对方“素质高、人品好”的男女所占比例极低。
    一名登记为某私企白领、月薪3000元的女性详细罗列了5项条件,分别是月薪5000元以上、市区有房、高级白领或私营企业主、有车(摩托车不算)、五官端正等,惟独对男方的品质、性格只字未提。
    一名做高级行政管理工作的青年男子则要求女方必须符合“正式单位、家庭条件好、特漂亮、人苗条、本科学历、市区人”等条件。
    温州市婚姻服务业协会秘书长陈成昌告诉笔者,近两年来到婚介所征婚的男女中,以对方收入高、有房有车为见面第一条件的男女人数不少,在交往过程中仅仅因对方经济状况没有当初介绍的那么优越而分手的也不在少数,“男女心态都差不多,财产、收入、住房等等成为最重要的‘硬件’,经济情况满意了才来考虑其他条件。”
    多年从事婚介的职业“红娘”李爱月说,过去来征婚的男女往往首先看对方是不是具备“忠厚”、“贤惠”、“脾气好”等人品要求及有无“固定单位”,对住房大小等不是很计较,那些部队退役的、有正式编制的、入了党的相当吃香,“现在是房子要新房,车子要汽车,工作要机关事业单位的,办企业当老板更好”。
    对婚介男女择偶条件“经济至上”的取向,这位职业红娘举了几个实例表示她的担忧:某对男女经婚介交往互相吸引,双方均有意结成伴侣,却因女方家有厂有店面而男方经济条件一般至今拖着,优秀但钱不多的“他”成为“她”及家人的“鸡肋”;某位女青年征婚只要求经济条件好,和某位私营业主交往不到一个月,为了及早抓住该“金龟”她主动表示可先同居,结果反而吓跑了男方。“要求经济条件好、面对现实当然不可避免,但是不能过度,挑选长期共同生活的伴侣一定要看对方各方面的素质,人品是第一重要的,千万不要拿片面标准去择偶、用有色眼镜看人。家庭的组合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没有真爱的婚姻不会长久。”(潘秀慧)